一、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中专(职)毕业生
2.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3.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于武汉城市圈,面向全国的中小企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底蕴,扎实的卫生保健学、卫生信息管理及管理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致力于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营养咨询公司、心理咨询机构、药店、养生会所、养老院等从事健康监测、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及自主创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4.主要面向岗位(群)
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营养咨询公司、心理咨询机构、药店、养生会所、养老院等。
5.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2.英语词汇达到4000左右,掌握基本语法,能进行阅读与表达;
3.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以及计算机基础知识;
4.了解健康管理及疾病预防等相关基本知识;
5.熟悉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健康信息的内容及方法;
6.具有初步的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的能力;
7.掌握系统地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
8.掌握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并进行健康维护的基本知识;
9.掌握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推广的方法;
10.具备一定的口头阐述及文字表达能力;
11.具有本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
(二)能力结构
1.专业能力。学会应用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人们遇到的健康问题。具有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的能力;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的能力;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的能力;能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并进行健康维护;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推广;具备初步的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能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等。
2.方法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具有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具有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通过NIT考试。
3.社会能力。能承担相当的工作压力,具备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具有灵活运营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对工作总结评估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个人形象,优秀的交际能力,较强的语言逻辑性,优秀的决策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热情高,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与社会利益。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助人为乐,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祖国、服务社会,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2.职业素质。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品行端正,积极上进,吃苦耐劳;树立服务质量第一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不断进行创新的精神。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审美观;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善于沟通,社会适应性强。
二、培养模式
1. 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密切校企合作,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实施“工学交替,校内仿真,校外顶岗”的培养模式。
2.模式描述:“工学交替,校内仿真,校外顶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通过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保险机构、疗养院、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以健康管理师等具体服务与管理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本着“将来干什么,现在学什么”、“上岗缺什么,现在学什么”的原则,全程实行工学交融。
三年教学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作有条理,有步骤的培养。第一学年安排学生进行认知实习,了解和体验岗位工作流程,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第二学年实践教学时间内注重学生校内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企业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同时培养学生全统筹规划、沟通合作理念和能力,以及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第三学年主要为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毕业)实习,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三、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思路
以“岗位(群)—工作过程—岗位能力分析—核心能力分析—学习过程设计—核心课程—支撑课程及其他辅助课程”的建设思路,开发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符合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1)遴选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三个岗位群,本专业教学团队区域内有代表性的企业,通过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岗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与工作内容。与合作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及教育专家共同分析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再经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研讨,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并将三个岗位群共同具有一些典型的工作任务提炼出来,作为三个岗位群共有的学习任务。
(2)基于职业分析构建课程体系
在分析三个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逆向反求,分析完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将培养该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归纳转换为学习领域,构建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由专业核心能力逆向反求所得的学习领域课程即为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中医学基础、营养学基础、健康管理学概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概论、营养与膳食等课程。
(3)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从专业的整个课程结构体系去考虑,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从培养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上,遵循以下原则:
1)课程内容的选择
①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分析该岗位所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内容时,应尽可能地直接明确具体的知识点、技能点等要求,打破传统学科课程及其体系的束缚。
②依据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根据产业需求、就业市场信息和岗位技能要求确定专业课程的具体内容,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进行有效衔接。
③课程内容尽可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如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等,要注意吸收在实际工作中起关键作用的经验和技巧。
④注重人文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将通识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甚至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更好的实现就业并能适应岗位的迁移。
2)课程内容的重构
基于服务流程以项目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具体做法是:选择实际服务项目(如月子配餐)作为项目或任务载体,用几个项目或任务载体囊括整个课程内容,然后将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融汇在项目中。每个项目按照咨讯(信息收集)、计划(计划安排)、决策(分析决策)、实施(项目实施)、检查 (项目检查)、评估(评价改进)六步进行设计,采用项目教学法或任务教学法开展课程的一体化教学。
(4)校企合作制定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在学习领域课程确定以后,首先根据对应行动领域所能完成的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研讨制定课程标准。
2.课程体系描述(含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学年以理论学习为主,技能教学为辅,第二学年主要为技能训练为主,同时对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的理论性知识进行实践和扩充,第三学年主要为岗前培训和顶岗毕业实习。其中基本技能训练贯穿三年,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三年。
四、操行与拓展环节(活动)安排
根据我校在13级新生中推行全学分教育的总体要求,依据《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部署,结合13级新生的实际特点,以第一学期作为适应过渡阶段,整个三年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史哲法素质、艺术审美素质和通用职业素质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塑造成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良好的公民意识、人文精神,较强的职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品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学生课外设立以下具有专业特色的素质教育活动。
1.健康管理咨询服务大赛: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分年级开展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技能大赛,目的为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和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实践,邀请健康管理服务机构、保险机构、疗养院、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企业行业的专家和本校教师做评委,对学生进行点评。
2.社区营养咨询服务:在每学期开展进社区,健康咨询服务,组织学生(各学年搭配)进社区、养老院等为居民进行健康咨询服务。一要和社区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二是通过专业协会组织更多青年志愿参与社区服务。
3.专业协会:在学生当中组织专业协会,分方向进行自主学习。
五、教学进程和教学分配
1. 教学进程表
年级
|
学
期
|
教 学 周 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第1学年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学年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3学年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军训(含入学教育);□理论教学;※考试;×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写生;∨毕业鉴定与教育;~毕业实习答辩;●校内实训; √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机动。
2.教学周计划分配表
学期
|
总周数
|
考试
|
课堂
教学
|
校内实训
|
军训(含入学
教育)
|
公益
劳动
|
毕业
教育
|
校外实习
|
顶岗
实习
|
毕业
实习
|
备注
|
一
|
20
|
1
|
16
|
|
3
|
|
|
|
|
|
|
二
|
21
|
1
|
18
|
|
|
|
|
|
|
|
社会实践2周
|
三
|
19
|
1
|
18
|
|
|
|
|
|
|
|
|
四
|
21
|
1
|
18
|
|
|
|
|
|
|
|
社会实践2周
|
五
|
18
|
1
|
|
|
|
|
|
|
17
|
|
|
六
|
18
|
1
|
|
|
|
|
2
|
|
|
15
|
|
合计
|
117
|
6
|
|
|
3
|
|
2
|
|
17
|
15
|
|
填表说明:
1) “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公益劳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不是集中安排,而是穿插在课外进行,标识周数时加注【】,不计入“合计”栏,不计算在总周数内。“校外实习”含普通实习及顶岗实习。
2) 毕业教育由各学院自主安排,原则上应在学生离校参加毕业实习前进行。
3) 毕业实习不少于15周,原则上安排在第六学期。
3.课程安排表(见附表1)
4.操行与拓展活动安排表(见附表2)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构比例表
⑴ 各教育环节课时比例总表(注:操行与拓展计入通识课程)
|
总课时
|
通识课程课时
|
专业课程课时
|
校内集中性实践课时
|
校外集中实践课时
|
课时量
|
2147
|
769
|
928
|
|
450
|
所占比例
|
100%
|
35.8%
|
43.2%
|
|
21.0%
|
⑵各教育环节课时比例明细表
说明:计算选修课学时数时,按对学生选修最低要求计。
|
课程类别
|
学分
|
课时
|
理论课时比例
|
实践课时比例
|
备注
|
课内学时统计
|
通识课程
|
44
|
769
|
60.7%
|
39.3%
|
|
专业课程
|
必修
|
49
|
888
|
84.2%
|
15.8%
|
|
选修
|
2
|
40
|
100%
|
0%
|
|
校内集中性实践课程
|
|
|
|
|
|
小计
|
95
|
1697
|
74.0%
|
26.0%
|
|
课外
学时
统计
|
必修
|
25
|
450
|
0%
|
100%
|
|
选修
|
|
|
|
|
|
小计
|
|
|
|
|
|
合计
|
120
|
2147
|
58.5%
|
41.5%
|
|
六、教学环境及设施要求
⑴校内实训基地一览表
编号
|
名称
|
实训课程
|
容纳人数
|
备注
|
1
|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门诊部
|
形体实训
|
50
|
|
2
|
营养配餐与烹饪实验室
|
烹饪基础
|
100
|
|
3
|
食品营养与检测实验室
|
食品检测
|
100
|
|
4
|
中医理疗实验室
|
中医理疗
|
100
|
|
5
|
护理实验室
|
康复护理学
|
100
|
|
6
|
云健康中心管理系统实验室
|
健康管理信息学
|
100
|
|
2. 校外教学环境及设施要求
⑴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览表(名称、条件和主要教学功能)
编号
|
名称
|
主要教学功能
|
备注
|
1
|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武汉分公司
|
医疗保险
|
|
2
|
广东罗浮山养生中心
|
养生机构
|
|
3
|
爱康国宾健康管理公司武汉分公司
|
健康管理实训
|
|
4
|
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
营养食品销售
|
|
5
|
北京夕阳之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营养食品销售
|
|
6
|
盛世康和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健康管理实训
|
|
7
|
国药阳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
健康管理实训
|
|
七、教学团队要求
1.任职资格要求
本科以上学历,能胜任健康与管理专业教学课程需要,已经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特别是具有“双师”能力的教师。身体健康,有责任心,为人师表,且能对健康与管理行业最新动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行业发展趋势有较清晰认识。
2.教学团队建设
目前健康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因而对“双师”教师的要求较高,目前,健康与管理专业主要由本专业教师与本学院相近专业教师和学校门诊部医生组成一个教学团队,共同完成专业教学任务。
我们的教师团队要求能把健康与管理专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按照职业岗位组织起来,这样就形成一个“双师型”结构团队,让我们健康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都理解这一体系,都按照一个中心来组织教学。
(1)专业带头人
作为专业带头人必须是具备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能够系统地组织各个教师的专业协作,形成集成效应。另一方面,各个教师都必需结合自己的学科知识,结合专业岗位的要求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再造,形成按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2)教师业务模块化
教师根据自身知识和能力结构,按方向选择对应的模块,通过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和学习,掌握对应模块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并具备带领学生完成具体项目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