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锴)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校赛获奖项目团队成员陈泽宇进行专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挑战杯”之路!
人物简介
医疗护理与健康学院健康管理2102班陈泽宇。在班级中担任副班长的职务,喜欢唱歌也爱运动,一直以来都与老师、同学们相处融洽,曾参加了校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优秀奖,且连续21年22年参加校级运动会并获得团体奖第一名、第二名,个人奖项第二名、第三名的不错成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与陈泽宇同学采访时了解到,此次挑战杯项目申报前陈泽宇同学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他说道:实践是获奖的助推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在实践中,你才会发现什么东西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基于用户的行为特征以及现状和痛点,有针对性地了解目前市场状况是怎么样的、分析自己的优势在哪里等,也就意味着实践是获奖的充要条件,而非必要不充分条件。熬夜是获奖的催化剂。要想获奖熬夜一定是常态。所有优秀的团队、优秀的个人、优秀的成果都是通过熬夜获得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问身边优秀的人,看看他是怎么回答的。陈泽宇同学讲到大一的时候,第一次参加挑战杯什么都不会,但是其过程就是通过熬夜来弥补的。坚持是获奖的粘合剂。不懂坚持大概率都不能获奖。亲身经验告诉我,如果这次比赛没有获奖,下一次比赛就不想参加,这样的思想一定是错误的,因为获奖是有积累性的,许多团队、许多研究成果,他们都是已经做了几年甚至更久才取得了研究成果。所以,学会长时间坚持才能看到获奖的希望。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与陈泽宇同学交谈之际,他觉得“挑战杯”大赛带给他的感受颇多。他讲到参加挑战杯,最主要是为了走出舒适区,挑战自己。一开始也会因为担心时间问题而多少有些犹豫,但想到能通过参加比赛感受科研生活,培养必要的科研素养、科研思维、科研技能,积累一些科研经验,感觉收获很多,毕竟为这个比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收获的远远不止校赛的奖项而已。他可以从中掌握一些能力,首先是一些科研的基本技能,比如查找和阅读文献的能力,最关键的是从别人的文献里提取出对自己的项目有帮助的思路,并根据这些思路设计实验。做实验时也有大量的细节需要学习和注意。掌握了这些技能,也可以对科研有了更深的理解。然后是不怕失败的精神,在这次比赛中,大部分时候进行的并不那么顺利,看了很多文献却没有思路、做了多次改进却没有想要的结果,都是家常便饭。通过这次大赛也意识到,成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多经历一些挫折,反而使我们对研究过程有了更好的认识。
这次的挑战杯比赛也为他带来了许多意义,他讲到可能刚开始接触学术研究,给人的第一感觉可能就是遥不可及。其原因可能是对学术研究的定位不明确,目标和要求不够清晰理解,很多同学会认为学生搞学术研究就是像国内外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权威专家学者一样,解决技术困难、学术难题,其实对于同学们来说,搞学术研究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是能弄出新颖的、有意义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陈泽宇和他的团队接触无创分析仪的时候,感到很困难,无从下手,但深入去了解课题后,慢慢发现搞学术研究,只要立足学科根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同时适当地延伸和扩展学科知识,有毅力,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对同学们来说,搞学术研究也就不是很难。
载誉而归,经验传授
最后我们也请到陈泽宇同学分享一些参加竞赛的经验给正在科创比赛路上摸索的学弟学妹们,他说到:“视野广阔,敢于挑战,做研究要有宽阔的视野。专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角度,但我们绝对不能把自己的视野就囿于本专业。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立足专业根本的同时,更适当地要延伸和扩展我们学科知识。因此,在做学术研究中,同学们要学会挖掘专业与现实社会热点的交叉点、创新点或突破点,要同学们宽阔的视野,多关注其他专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这样就能拓宽研究的思路,打开一扇更加宽广的门。同时,要多利用身边的优势资源,多向导师、同学请教,拓展和延伸我们的知识,开阔专业视野。图书馆是最好的资料库,无论是实在的书本杂志还是电子资源,我们都要学会充分利用。”同时也很感谢指导老师们的付出及身边帮助过这个团队的同学,在大家身上学到了为学术的严谨,也学到了为人的善良与热情。
寄语
付出总会有收获的。经过这一路坎坷,一路收获,它不仅仅是一次突破,一个荣誉,它更是一次难忘的人生历练,一笔人生财富。一个个不眠之夜、一次次疲惫与坚持、一场场比赛展示、激动、快乐、遗憾、悲伤、笑容、泪水,涌动在那奋斗与拼搏的日日夜夜里,说不出千万次表情的变化,说不出反反复复心理矛盾与抗争,一直不懈的努力在这一刻似乎都有了结果。一路走来的辛劳和汗水,都是值得的!雨后总会见彩虹的。